2022-01-23 誠搜網
1月1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
2022年消費維權年主題“共促消費公平”,并公布年主題海報。
? “共促消費公平”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涵義:
①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實現更有保障消費公平
公平是實現消費者法定權益的價值基礎。我國《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明確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遵循“公平原則”。近年來,很多消費領域不公平的問題依然存在,且隨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出現,消費者要求被公平對待的呼聲更加強烈。消協組織要全面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既要在推動解決消費糾紛等常態化工作中促進消費公平,還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出發,積極聯動社會各方力量,推動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共同促進消費公平,讓消費者權益法治保障基礎更加堅實。
②積極引導“科技向善”,實現更深層次消費公平
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以及消費業態的快速升級,不同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但是資本的“野蠻生長”和“無序擴張”使得一些平臺和經營者違背“科技向善”的倫理價值追求,對消費者的消費信息、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能力等進行不當采集、篩選、使用,破壞了公平競爭、誠實信用的市場秩序和安全便利、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共促消費公平就是要強化底線思維,加強監督規制,引導經營者牢固樹立“科技向善”的價值理念,促進各類消費業態、模式規范發展,保障全體消費者享有平等的消費權利,擺脫過度差異化和歧視等帶來的消費不公,實現更深層次的消費公平。
③強化特殊群體保護,實現更大范圍消費公平
中央提出要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十四五”規劃明確要保障未成年人、殘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基本權益。共促消費公平是促進全體消費者的消費公平,既要推進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供給,也要強化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特殊消費群體的保護力度,補齊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鄉鎮和縣域地區消費環境的建設短板,使他們享有均等的機會和平等的身份參與消費活動,在基本公共服務消費需求不斷滿足的基礎上跟上時代消費步伐,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更大范圍的消費公平。
④踐行綠色低碳消費,實現更可持續消費公平
消費公平不僅包括代內消費公平,同樣包括代際消費公平。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促消費公平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要倡導消費者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和可持續性消費方式,意味著我們當前的消費要為子孫后代的可持續消費負責,更加關注他們的消費公平訴求,為他們留下更多的地球資源,讓子孫后代能夠與我們一樣公平地享有消費權利,實現更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