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3.15誠搜網
不久前,頭部網紅“瘋狂小楊哥”直播帶貨頻遭打假,并成為平臺級現象。當然,被打假的不止是小楊哥,近年來包括辛巴、羅永浩、二驢、戚薇等大大小小的主播都有類似遭遇。
這背后是我國網絡直播業近年來的迅猛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高達10.51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16億人,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也已進入萬億時代。
直播帶貨本質上是另一種形式的電視購物。產品質量、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是最為突出的三大頑疾。正如中消協今年“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的,直播銷售亂象是消費者投訴最為集中和強烈的板塊之一。
三大頑疾沉疴難除,凸顯的是現實中的監管困境。重病須下猛藥,犯錯就要挨打。但在行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目前尚缺少治病的良方和科學的糾錯機制。
新時代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高質量發展。而高質量發展呼喚高質量的創新監管。
圖片來源:攝圖網/ID:401863670
“瘋狂小楊哥”直播帶貨頻遭打假
憑借搞笑視頻成為頭部網紅后,“瘋狂小楊哥”迅速轉戰直播帶貨領域,并同樣憑借搞笑的風格成功引流圈金。飛瓜數據顯示,抖音賬號“瘋狂小楊哥”直播平均場觀為3764萬,場均銷售額為2500萬-5000萬元,超過了董宇輝的“東方甄選”場均銷售額1000萬-2500萬及羅永浩“交個朋友”場均銷售額500萬-750萬。
但與此同時,“瘋狂小楊哥”也頻遭打假。2022年12月底,知名職業打假人王海發文稱瘋狂小楊哥“下播照樣售假”,其IP切片帶貨28.4萬單“雅鹿大豆被”根本不含大豆纖維。
王海稱,涉案產品“雅鹿家紡大豆纖維被”經檢索為正品,但就其填充物“大豆纖維”含量送檢后,結果檢出“大豆纖維”含量為零。
此前的兩三個月內,王海也頻頻對瘋狂小楊哥出手打假。如舉報瘋狂小楊哥帶貨77.6萬單的“寶派”羊絨暖護貼情侶保暖內衣屬于假貨,瘋狂小楊哥帶貨時宣稱產品含2%山羊絨,但經送檢含量為零,“一根兒羊絨沒有”。
類似被王海打假的還有瘋狂小楊哥帶貨的小米步童鞋,王海稱童鞋含可致兒童性早熟的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百倍;瘋狂小楊哥帶貨的襯衫被曝“以次充好”及破壁機“虛標功率”等問題。
事實上,近年來被打假的不僅是“瘋狂小楊哥”,包括頭部主播在內的大大小小的主播都有相似遭遇。如辛巴燕窩售假事件、薇婭售賣山寨Supreme聯名商品、戚薇帶貨面膜事件等。
以瘋狂小楊哥為代表的直播帶貨頻遭打假,折射的是整個直播帶貨的生態環境。
三大頑疾
直播帶貨被稱為另一種形式的電視購物。
眾所周知,電視購物是通過構建身臨其境的購物場景,利用渲染性的話術挑起消費者的購物沖動,從而實現銷售的最終目的。直播帶貨和此非常相似,只是更好地實現了互動性,當然門檻也更低。畢竟,電視購物公司還需要購買電視臺的特定時段,這是較高的一塊成本。
但現實來看,對商家來說,短視頻平臺、Mcn(短視頻創作管理)機構、主播們在直播帶貨中的抽成似乎也同樣可謂高昂的成本。無論如何,產品質量、虛假宣傳、價格欺詐這三大電視購物中的頑疾,同樣出現在了直播帶貨領域。中消協今年“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直播銷售亂象是消費者投訴最為集中和強烈的板塊之一,而三大頑疾正是投訴最集中的問題,占比均超過三成。
直播帶貨的窘境背后,是我國網絡直播業近年來的迅猛發展。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高達10.51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16億人。在疫情影響下,直播帶貨因為打破了地理限制,更是隔離吸納了海量的線下消費者。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已進入萬億時代。與此伴隨的是關于網紅主播們的造富“神話”。諸多主播特別是網紅主播們,不光傭金分成的比例高達20%至30%,往往還有類似超市的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的“坑位費”。于是,大大小小的主播們紛紛試水直播帶貨,以實現對粉絲的變現
但對主播們來說,因為囿于自身實力、知識、意識等方面,在選品、驗品方面往往不具備專業認知和專業能力,另一方面也因為需要付出較高的經濟成本,在利益驅動下,這往往就使得上述三大惡疾頻頻現身。
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火遍全國的電視購物因為問題纏身臭名昭著已經式微,如今方興未艾的直播帶貨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時代呼喚高質量監管
任何一個行業和產業的發展,都需要穩定的秩序和清晰的邊界。
而這,離不開有力的監管。
盡管法律對市場的監管通常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但近年來,我國不僅針對電商領域頒布了電子商務法等系列法律,還針對直播帶貨專門出臺了系列政策和規范性制度。
2020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帶貨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2021年4月,國家網信辦聯合相關部門印發《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2022年3月,國家網信辦又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
這些法律法規對電商運營包括直播帶貨劃出了確定的邊界,但在落實層面,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打假人王海就公開表示,直播帶貨領域問題叢生,直播電商平臺依法承擔平臺責任是主要原因之一。
王海對此舉例,直播帶貨因為可以錄屏取證,相比傳統購物固定證據相對簡單。同時,按電子商務法相關規定,電商平臺應保留3年以上的消費記錄,這原本給消費者進一步維權取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往往一遭遇打假,電商平臺就下架商品了事,導致消費者難以獲取相關記錄信息,實際上卻方便了制假售假者逃避懲罰。
責權利的統一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準則。在直播帶貨的諸多主要受益者中,有抖音、快手、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有Mcn機構、有銷售貨物的廠家、有直面消費者的主播,他們都是直播帶貨的直接受益者。
誰受益誰就該擔責,誰犯錯誰就該受罰。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對平臺、商家、Mcn機構及主播之間的責任界定尚不具化明確,對他們之間的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也不夠明晰,執行也不能完全到位。
對商家來說,客觀來看,目前我國的懲罰性賠償尚不具有足夠的威懾力度,因此如何真正落實好普通商品“假一賠三”,食品“假一賠十”制度更具現實意義。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已邁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商家努力生產高科技、高質量產品是應有之義。
對Mcn機構及主播們來說,成也流量敗也流量。不珍惜自己的口碑,不對粉絲真正負責,“翻車”注定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對消費者來說,盡管相對而言維權成本仍然較高,但仍需要一份清醒,需要一份“較真”,不能甘愿淪為被收割的韭菜。
對直播帶貨行業來說,“人、貨、場”三要素中,“貨”也就是產品本身,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商家出再高的傭金,主播再說得天花亂墜,給消費者的優惠再多,最終遭遇的只會是市場的反噬。而要維護直播帶貨行業健康、凈化的生態,需要從業者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對監管部門來說,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也在呼喚高質量的創新監管。在行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暢通市場監管、商務、網信等職能部門的協同機制,如何科學地建立起對投訴舉報的快速反映處置機制,如何凝聚起全體網民的監管合力,無疑是對監管創新與監管能力的新挑戰。楊順興
關鍵詞:瘋狂小楊哥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