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3.15誠搜網
“尊敬的客戶,您的飛鐵保黃金版(互聯網)已領取成功,保單號為……”近期有不少人收到從天而降的“被保險”保單。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贈險、免費領取或者以低價領取的保險只是一種獲客的“鉤子”,后續過程中領取者將面臨很多營銷套路。
強行贈險引投訴
近期,多名消費者反映稱,在不知情、未同意的情況下,收到了泰康人壽發來的短信,莫名其妙地被強行贈送了一款名為“飛鐵?!钡谋kU。
“本人未投保,與泰康人壽也沒有任何業務往來,突然收到短信稱,飛鐵保已領取成功,并有保單號?!毕M者小張對此很是疑惑,泰康人壽是如何獲取他的個人信息的?又是如何未經他本人同意就投保且投保成功的?
收到飛鐵保保單的人不在少數。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關鍵詞“飛鐵?!边M行搜索,發現有3000多條相關投訴。消費者對于泰康人壽未經本人同意強行贈送保險十分不滿,要求退保、賠禮道歉并刪除個人信息。
對于消費者的質疑,泰康人壽在黑貓平臺回復稱,該產品為免費贈險,一般通過網絡合作平臺贈送給客戶。對于消費者的退保、刪除個人信息等訴求,泰康人壽均很快進行了退保,并表示已對客戶信息進行脫敏處理,會最大程度保護客戶權益和信息安全。
為何贈險不經過消費者同意就能領取成功?消費者投訴才退保,泰康人壽在處理投訴時有沒有檢視到贈險業務中的違規情況并進行處理?記者就此向泰康人壽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該公司回復。
“魔方業務”藏套路
如果消費者沒有要求退保,會發生什么呢?小張告訴記者,開始他并沒有當回事,但很快就有自稱泰康人壽客服經理的人聯系他,讓他升級保障。
“保險公司在向客戶免費贈送保險后,通過推薦消費者升級免費保險來開展業務,這在業界被稱為‘魔方業務’?!笨炊瓵PP聯合創始人付學軍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記者了解,免費贈險就像“首月0元”投保的升級版,贈送短期健康險其實是為了和客戶建立聯系,屬于“鉤子”產品。由于產品成本低、周期短,獲客成本好控制,保險公司對“魔方業務”評價頗高。某保險公司在內刊上指出,“魔方”產品將根據互聯網用戶行為大數據、消費偏好、支付能力以及保險保障需求等因素對客戶進行畫像,精準錨定目標客戶后進行差異化推送,向客戶提供與其實際情況相匹配的個性化百萬醫療保險保障方案,實現“千人千面”精準推薦;區別于傳統標準化的百萬醫療保險產品,客戶在投?!澳Х健碑a品后,可選擇升級投保保障組合程度更高的產品方案,獲取更充足的保障;在升級投保后,還可選擇恢復成交費更低的基礎保障方案,在保單存續期間,為客戶提供更多
的自主選擇權。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培訓機構還有專門的“如何將贈險客戶轉化為個人客戶”的課程。課程介紹稱:“主動獲取贈險服務,即為保險的不抗拒者,他們的實際需求絕對不僅僅是一個短期贈險?!睘榇?,課程教銷售人員向客戶一步步推薦醫療險、重疾險、壽險和年金險。
Co-Found智庫金融保險研究負責人聶清云告訴記者,“魔方業務”是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而推出的一種營銷手段,其本質是通過贈送低保額的保險產品來吸引客戶,然后再通過電話推銷高保額的保險產品,讓客戶升級保險。保險公司通過“魔方業務”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提高保險銷售量,同時也可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增強客戶黏性。但是,這種業務也存在著一些風險,例如銷售人員可能會使用欺騙甚至欺詐手段來推銷更高保額的保險產品或有名無實的保險產品,導致客戶被誤導、受騙。
付學軍也認為,“魔方業務”較“首月0元”雖有一定的創新,但如果銷售人員采用過于激進的營銷手段,有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對此,聶清云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升級保險,要根據自身的保險實際需求和自身經濟支付能力來選擇所需要的保險產品。投保時要全面仔細閱讀保險各項條款,了解保險產品的保障范圍、保險權益和保額保費等詳盡信息,不要輕易相信銷售人員的承諾。
監管摸底解“魔方”
“魔方業務”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5月初,深圳銀保監局就針對開展健康險業務時通過免費贈險或以低保費、低保額、高免賠保險等方式吸引客源,進而引導客戶升級投保常規百萬醫療險(即“魔方業務”)的情況進行調研,要求已開展類似業務的公司提供相關材料,包括:今年一季度以來該類業務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實收保費收入、賠付率、綜合費用率、綜合成本率,該類業務在公司健康險業務中占比,2023年計劃發展規模等。同時,應列明業務合作的中介機構(經紀、技術服務等)及基本合作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說明總公司業務或分公司展業業務,手續費/經紀費、技術服務費等數額,測算手續費率、技術服務費率等)。此外,還明確要求各公司通過截圖或錄屏等方式提供完整投保流程(從贈險/低保費、低保額、高免賠的業務到升級投保的全流程),重點展示轉化客戶升級投保健康險的重要信息告知等環節。調研人員會將升級投保后健康險業務的退保(退保率)、公司投訴、監管投訴/舉報(投訴率)情況與公司常規健康險業務進行對比分析。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云認為,“魔方業務”得以良性循環的前提是消費者真切體驗到公司的保險產品及其服務,且進一步營銷是征得消費者知情和認可在先的。此前,監管部門明確要求“嚴禁以贈送保險為由,變相開展違法違規業務或者進行不正當競爭”,但以贈險為誘餌誤導消費者的事屢禁不止,下一步應考慮加大處罰力度。
付學軍表示,保險公司開展“魔方業務”,需要加強對銷售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確保其銷售行為合法、合規。在銷售過程中,需要經過客戶書面同意,并保證客戶有充裕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升級投保。同時,向消費者明確介紹保險產品的利弊、風險和費用等問題,以便消費者做出明智的決策。此外,監管部門也要對免費贈險行為進行規范和管理,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督和管理。
關鍵詞:營銷套路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