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3.15誠搜網
資料圖片。3.15誠搜網配圖
最近,消費者陳女士注意到,在淘寶平臺購物后出現了“順手買一件”的促銷,看起來價格很便宜,每次的商品都不一樣,與選購店鋪也沒有關系,因此產生疑問。記者調查發現,“順手買一件”實為平臺和商家的營銷手段,并不意味著劃算。而且,部分“順手買一件”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并涉嫌價格欺詐。(據5月23日《解放日報》報道)
“順手買一件”最誘人的地方,就是價格便宜。比如,一款標價128元的遮陽防曬帽,“順手買一件”的包郵價為26.9元;一款標價129元的小絲巾,“順手買一件”價格為9.9元。如此大的“優惠”,看上去簡直就是“白菜價”,許多消費者在貪便宜的心理作用下,也就“順手買一件”了。殊不知,買的不如賣的精?!绊樖仲I一件”的商品價格大有水分。如標價128元的防曬帽,正常售賣價格為27元,只比順手價高了0.1元,而且商品標注的品牌還涉嫌傍名牌??梢?,順手價的“優惠”有水分,如果消費者買到的是假冒劣質產品,其實際的價值則更低。
更要注意的是,下單的結算頁面只顯示“順手買一件”商品的店鋪名稱、商品名稱、原價和順手價,消費者無法進入商品頁面去了解商品的生產企業、材質、評價等信息。消費者只有在付款購買后,才能通過平臺“我的訂單”選項,點擊相關商品查看商品詳情。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買前根本無法了解到商品的詳細信息。消費者本想順手買一件便宜的產品,怎料卻當了“冤大頭”。此外,此類促銷后期維權也比較困難,平臺雖然支持跨店“順手買一件”,但原店鋪往往不對“順手買一件”商品負責,容易導致推諉、扯皮現象,讓消費者維權陷入困境,很難討到一個說法。
《價格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而在“順手買一件”中,商品的“原價”無法查實,“原價”并非真實的,很有可能是虛構的原價。而“順手價”與“原價”之間的巨大差異,誘導消費者進行交易,則涉嫌價格欺詐?!断M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但在“順手買一件”中,消費者無法在付款前了解產品的材料、規格、評論等信息。因此,此類促銷模式,平臺和商家涉嫌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
平臺和商家設置促銷活動無可厚非,但不論采取何種促銷方式,都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能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針對“順手買一件”的亂象和違法行為,相關部門應規范平臺和商家的商業促銷行為,對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和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嚴厲處罰;對消費者維權存在推諉、扯皮的情形,可責令平臺先行賠付,再由平臺向商家追償,從而倒逼平臺履行主體責任,將類似違法促銷行為擋在平臺之外。同時,消費者也要增強防范和維權意識,網購時要睜大眼睛辨別真偽,不要貪便宜被“順手騙一次”,一旦上當受騙,要敢于舉報和維權,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順手買一件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